BE DO HAVE
BE DO HAVE
你可能在書中或課程聽過這方法,聽起來很玄,但如果人生卡關,不仿試試看。或許對你有幫助。
Be-Do-Have的核心理念
Be-Do-Have理論認為,我們應該按照以下順序來實現目標:
- Be (存在狀態): 首先確定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。
- Do (行動): 基於這種存在狀態採取相應的行動。
- Have (擁有): 最終獲得你想要的結果。
這種順序與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相反。許多人認為他們需要先擁有某些東西(Have),才能做某些事(Do),最終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(Be)。
Be-Do-Have的使用
要使用Be-Do-Have理論,可以遵循以下步驟:
- 思考你的一個重要目標。
- 想像達成這個目標後你會是什麼樣的人(Be)。
- 開始體現這種理想的存在狀態。
- 從這種狀態出發,思考和討論你可能採取的具體行動(Do)。
舉例說明
小明想成為講師,與其去想,講師要有名氣、要具備資歷,才能去講課,才稱得上是講師。
不如換個想法,把自己就當成是講師,先去開讀書會、找親友開課,自然而然名氣、資歷就會有了。
再舉個「原子習慣」一書中的例子。
與其說自己正在戒煙,不如說自己不抽煙。
身份認同的改變,那結果就隨之改變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