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lang 由兩個 chan 組成的鎖死

這是有一次在工作中發生的情況,當時 debug 很久。原來不是只有 Mutex 才會發生鎖死。

以下是一個涉及兩個 channel 的死鎖示例:

雙 Channel 死鎖示例

func main() {
    ch1 := make(chan int)
    ch2 := make(chan int)

    go func() {
        v := <-ch1  // 等待從 ch1 接收數據
        ch2 <- v    // 將接收到的數據發送到 ch2
    }()

    ch1 <- <-ch2  // 主 goroutine 嘗試從 ch2 接收並發送到 ch1
}

這個程序會產生死鎖,原因如下:

  1. 主 goroutine 創建了兩個無緩衝的 channel: ch1ch2
  2. 一個新的 goroutine 被創建,它首先嘗試從 ch1 接收數據,然後將接收到的數據發送到 ch2
  3. 主 goroutine 嘗試從 ch2 接收數據,然後將接收到的數據發送到 ch1
  4. 兩個 goroutine 都被阻塞,等待對方的操作完成,但由於互相依賴,它們永遠無法完成操作。

死鎖的原因

這種情況下發生死鎖的根本原因是:

  1. 兩個 goroutine 都在等待對方完成操作。
  2. 使用了無緩衝的 channel,導致每個發送操作都需要有相應的接收操作同時進行。
  3. 操作順序的相互依賴形成了一個循環等待的情況。

如何避免

要避免這種死鎖,可以採取以下方法:

  1. 使用帶緩衝的 channel:
   ch1 := make(chan int, 1)
   ch2 := make(chan int, 1)
  1. 改變操作順序,打破循環依賴:
   go func() {
       ch2 <- 1    // 首先向 ch2 發送數據
       v := <-ch1  // 然後從 ch1 接收數據
   }()

   v := <-ch2    // 主 goroutine 首先從 ch2 接收數據
   ch1 <- v      // 然後向 ch1 發送數據
  1. 使用 select 語句來同時處理多個 channel:
   select {
   case v1 := <-ch1:
       ch2 <- v1
   case v2 := <-ch2:
       ch1 <- v2
   default:
       // 避免阻塞
   }
  1. 使用 context 或 done channel 來實現超時或取消機制:
   ctx, cancel := context.WithTimeout(context.Background(), time.Second)
   defer cancel()

   select {
   case v := <-ch1:
       ch2 <- v
   case <-ctx.Done():
       fmt.Println("Operation timed out")
   }

通過這些方法,我們可以有效地避免涉及多個 channel 的死鎖情況,提高程序的健壯性和可靠性。

Read more

30歲心得

30歲心得

1. 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。避免別人負面情緒,影響到自己。 2. 累積專業,提高最低收入。也是向上層級的基本。 3. 覺察自己,調整自身態度、行為模式,成為更好的自己。 4. 揣測人性,保護自己同時創造共贏。 5. 練習不帶自己價值觀,聆聽別人說什麼,接受世界什麼人都有,可能別人的方式更好。 6. 練習接受現況,並持續思考下一步。 一切痛苦來源都是不接受。 7. 不帶目的,廣結善緣。持續做,不知道種子什麼時候會發芽,但回報是巨大的,會遠遠超越工作多年,足以改變人生。越早開始越好,才有足夠時間等到機會到來。 8. 學習理財, 10萬, 300萬, 1000萬,...,只用自己階段適合的理財方式。 * < 10 萬,拼命存錢,存緊急預備金,買足人身保險。避開無政府監管投資。 * <300

By Mason Tang
n8n怎麼做防抖debounce?

n8n怎麼做防抖debounce?

防抖 debounce, 是程式設計重要的概念之一。 用意是短時間有多個訊息進來,只處理一次。 處理哪一次呢?只處理最後一次。 就比如,有人點擊習慣什麼都按兩下, 你就要每次都處理兩次嗎? 又比如,你做 Line 機器人。講一句回一句。 那如果使用者一次傳好幾句呢? 像是打錯字,習慣的修正,再送一次。或是使用者分段講完。 你要跑一次一起處理,還是跑多次? 現在你知道使用情境了,那在 n8n 怎麼做呢? 就比如 Line 訊息好了,你其實可以把Webhook 來的訊息存到 db 裡。 另外做一個 短時間(ex:10s) 就跑一次的 schedule, 去檢查新訊息,並休息一下(ex:5s)。再檢查新訊息。 如果兩次新訊息,筆數都一樣,就表示沒有新訊息進來了。就可以開始處理。 最後再把新訊息標記成舊訊息。 讓

By Mason Tang
n8n 主從架構,解放n8n效能,進行更多任務

n8n 主從架構,解放n8n效能,進行更多任務

n8n 有提供主從架構,讓多個 n8n 程式一起為你工作。 他們會懂得調派任務。 比如你把任務給主管,主管收到任務,就會把任務分配給底下的員工。而你身為老闆的你,只要面對主管。 這主管就是 Master, 員工就是 Slave (奴隸,真貼切) 透過多個程式,讓效率大幅提高。同時間能進行的任務更多。 那實際怎麼做呢? 設定 N8N_ENCRYPTION_KEY 這是用來加密資料庫資料的密鑰,在原本單一 n8n ,不是那麼需要,啟動時就會幫你建立。 會存在 .n8n/config 中,長得就像這樣 { "encryptionKey": "cjw5GKuWL6eoqaC0MOnHdBNWOfxAzXsn" } 今天你要跑多個 n8n ,每個 n8n 都要讀資料庫,那些加密的資料就需要同樣的 encryptionKey 才能讀取。 所以需要直接在環境變數中直接設定

By Mason Tang
n8n 做個計數器,保存變數到下一次執行

n8n 做個計數器,保存變數到下一次執行

n8n 可能有人會好奇,怎麼做計數器,例如一天只能使用 200次。 但是 Node 裡,似乎沒看到這功能。 但其實這功能就藏在 Code 裡 獲取靜態資料 其實這功能就藏在 $getWorkflowStaticData 使用這個函數,拿到的物件,其實是能持久化的,即使 n8n 關掉再開,資料也還在。 整個 n8n 共用這變數 使用 $getWorkflowStaticData('global') 這邊可以看到,這個 count 已經被使用 9 次了,並且在其他 Code 也可以獲得這個 count 單一 Node 使用,不能跨 Node 使用 使用 $getWorkflowStaticData('node&

By Mason Tang